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超过50万元的科研人员,实行一定比例奖励;对促成科技成果在南京转化的机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新年伊始,南京就发布2018年市委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出“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的动员令。连日来,新政以及动员令在高校持续受关注,校长、老师、学生们围绕文件中的关键词进行热议。
积极对接战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在宁高校负责人第一时间对新政进行了研读,他们纷纷表示,将全力配合创新名城建设,为南京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集聚了众多科教资源,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军民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攀升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在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具备良好的科教和产业基础,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建议南京市以此次创新名城建设为契机,将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为重点发展战略产业,并提供更多保障条件。
目前,南航与浦口区、江宁区、秦淮区、溧水区等就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事宜已经进行了多次洽谈。未来,南航将充分发挥学校在航空航天民航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推动‘两落地一融合’战略,进一步凸显科技成果的价值,进一步发挥科技载体的作用,与区域融合互通,为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是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高校,去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而据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在刚刚公布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有7个学科进入A类,4个学科获评A+。
一流学科建设既要“顶天”又要“立地”,科研若不以问题为导向、不能对接社会实际需求,再尖端的科研成果只能停留在纸上、止步在实验室。南京创新名城的建设非常好。南京农业大学将立足自身学科优势,在农业与生命科学、生态与资源环境、食品安全以及现代农业产业等方面,加强与南京市的科技与产业合作,努力构建与南京协同创新、共生共荣的内在机制。
南京工程学院校长孙玉坤:
南京工程学院依托优势学科专业自主孵化的校资企业康尼机电公司,是江苏高校首家在上海主板上市的校资企业,其生产的地铁及高铁用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被誉为“中国轨道交通第一门”。近年来,学校又组建了三大研究院,陆续孵化了多家高科技企业,在支撑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校“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领域,与南京市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需求高度吻合,“两落地一融合”,不仅是南京市的发展需要,更是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正抓紧时间贯彻落实“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精神,抓紧制订可行性方案,着力推动校地校企的融合发展,争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生力军”。
金陵科技学院校长聂影:
金陵科技学院近3年获得授权专利1680余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纵向项目60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近500项,多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作为南京市属高校,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一直以来大力实施的南京化战略,全力落实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政策措施。学校将紧紧围绕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整体布局,优化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的建设方案,重点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和成果转换上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提升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等合作共建的南京软件研究院的建设水平,同时引入国家级平台和资源,构建新的创新载体;与高淳区政府共建金科院高淳智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同时,启动与江宁区、秦淮区、栖霞区等各区政府的合作,并充分利用南京345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集聚人才,打造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南京晓庄学院校长许承明:
学校坚持以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将积极对接融入战略,发挥自身教师教育优势,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围绕服务南京培育新的增长点。未来,学校将坚持“教师教育+”发展,放大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品牌效应,高水平组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学院”和特色教育集团,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在做强教师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工科和应用文科,在服务南京上落实“两落地一融合”战略部署,打造新的特色优势,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增强学校创新创业活力。
本报记者 谈洁 本报实习生 周云
《南京日报》 2018-01-11 A06版
媒体链接: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8-01/11/content_48615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