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麦”关爱儿童支教团:“晓·麦加‘邮’”,为爱加油
7月7日,“青春向党·爱满天下”——“晓·麦加‘邮’”关爱儿童支教团前往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周山镇校外教育辅导站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成员由来自历史学(师范)、旅游管理、社会工作、美术学(师范)、音乐学(师范)、化学(师范)6个专业的13名学生组成。
支教团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精心设计课程,不仅涵盖传统语数外拓展教学,还开设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音乐鉴赏、艺术绘画、手工分享、非遗传承、八段锦、安全教育等特色课程,倡导学生多维发展。
支教团将南京晓庄学院校歌《锄头舞歌》带到了周山镇校外教育辅导站,弘扬并传承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支教团向学生普及漆扇与扎染两项非遗技艺,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支教团将“支教”与“文旅研学”相结合,开设四史教育、人文地理和小导游课程。以红色旅游为主题,高度融合南京市与高邮市周山镇特色,讲述“晓庄十英烈”与周山烈士的革命故事,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理论课程结束后,支教团还带领学生参观周山烈士纪念馆,体悟革命情怀。
此外,支教团与当地助农项目紧密合作。团队深入农村,学习助农直播,参观蔬菜大棚,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团队成员还参观了高邮市周山镇吴堡村村史馆、抗日民主小学旧址、江苏之心地理信息园等,深入感受当地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
支教团成立调研家访小组,在周山镇校外教育辅导站老师的带领下,走村入户,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家校共建。
“晓·麦加‘邮’”关爱儿童支教团直接服务人数67人。团队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将陶行知教育思想高度融入支教活动,生动诠释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晓·麦加‘邮’”关爱儿童支教团结营仪式
大学生红十字会开展“银龄颐康 支短情长”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红十字精神,宣传健康科普知识,校大学生红十字会“银龄颐康 支短情长”实践团队开展一系列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爱心暑托班、最美夕阳红、青年急救官三个板块开展。爱心暑托班围绕教育引领、自救互救生命安全教育、素质培养等三个方面,联合新华社区、大学城社区、湖熟街道万安村等多个社区,打造了丰富有趣的课程,不仅提升孩子的自救互救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文明交往、情绪管理和动手能力;最美夕阳红以“老有所愉 银龄颐康”为主题,开展了养生手工、书法、象棋、八段锦、太极拳和应急救护等课程,帮助老人树立“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的急救意识,同时给予银龄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助力他们拥有和谐、美满的老年生活;青年急救官培训项目,以南京地铁沿线站台、商业中心、景区、公园为宣传主阵地,由一支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普及了急救知识与技能,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项目筹备与宣传、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到2024博爱青春“银龄颐康 支短情长”志愿服务项目的成功开展与圆满落幕,我校大学生红十字会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把志愿服务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带领志愿者们充分、有效地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在助推健康南京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青年力量、贡献青年担当。

新华社区活动现场
“陶行天下”暑期实践团队在金华老年护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为积极响应社会关爱长者、促进跨代交流的倡议,南京晓庄学院“陶行天下——行动、助人、传承”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日至7月6日在南京金华老年护养院成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为老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活动首日,南京晓庄学院“陶行天下——行动、助人、传承”志愿服务团队携带精心筹备的物资抵达南京金华老年护养院。他们不仅为长者们送去了物质上的支持,更通过心灵陪伴、文艺汇演、手工制作及电影放映等多种形式,为长者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与欢乐。
在本次志愿服务过程中,“陶行天下”团队发挥创意,为老人们量身打造了互动活动。从午后文艺表演的悠扬旋律,到手工制作中的创意碰撞,再到清晨散步时的温馨陪伴,每一项活动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活动临近尾声,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共同举办了一场感恩午宴。席间,大家围坐一堂,畅所欲言,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感悟。午宴后,志愿者们还精心准备了一场小型表演,为老人们送上了诚挚的感谢与祝福,现场掌声阵阵,笑声连连。这次午宴不仅表达了对老人们一辈子辛勤付出的敬意,也为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陶行天下”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南京金华老年护养院的老人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与关怀,更在青年学子中树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此次经历让大家学会了尊重、关爱与理解,未来将继续秉承“行动、助人、传承”的理念,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志愿者团体合照
穿越时空的抗战歌声
南京晓庄学院“文艺轻骑兵”实践团一直致力于用歌声传承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用文艺讲好党史国史的鲜活故事。近年来,“文艺轻骑兵”实践团围绕雨花英烈生前原创歌曲和新四军相关抗战歌曲开展一系列教唱、巡演活动,获得了包括挑战杯红色赛道国赛三等奖在内的诸多荣誉。
今年暑期,实践团前往由晓庄老校长陶行知创办的新安小学,这里走出了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以文艺为武器”的“新安旅行团”。通过参观“新安旅行团”纪念馆,实践团认真感悟小好汉们“讨饭也要去宣传抗日”的精神。研学现场,实践团从新安小学校领导手中接过《新安旅行团歌曲集》,双方共同为社会实践基地举办揭牌仪式。
暑假期间,“文艺轻骑兵”实践团兵分多路,深入鼓楼区江东街道多个社区,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红色歌曲教唱活动。这是实践团连续三年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作为南京晓庄学院“双百共建”单位,鼓楼区江东街道与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江东街道的社区,团队为受众讲述了“新安旅行团”的光辉事迹,将专业教学与关心关爱相结合,在教唱之余,实践团还积极关注暑托班学生心理健康,当注意到暑托班有自闭症患儿时,团队成员通过音乐疗愈课程,用专业的力量帮助患儿融入集体生活。在艺术熏陶的同时,重视发挥音乐对健全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

“文艺轻骑兵”成员在宝船社区教唱合影
体育学院“艺体七彩夏令营” 让社区孩子暑期生活别样精彩
暑假是青少年学习之余最长的课外支配时间,为解决暑假青少年学生“无地方可去” 难题,体育学院联合新华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艺体七彩夏令营”,让社区小朋友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的假期。
领略传统武术之美
武术课上,首先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展示一些武术的动作。“好厉害!我也要成为像你们一样的英雄少年!”小朋友们兴奋地喊道,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探索的勇气。在志愿者们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加入到武术训练的行列中来,他们虽然动作略显生涩,但那份认真与坚持却让人动容。
感受热情健美操
面对小朋友们的提问,如“健美操究竟是什么?”等,志愿者们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一一详细解答,消除了孩子们心中的疑惑。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健美操的魅力,志愿者们特别准备了大众二级健美操的示范表演。随着音乐的节奏,他们展现出了健美操的激情与活力,瞬间点燃了小朋友们对健美操的浓厚兴趣。
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
当小朋友们第一次接触到排球时,那份新奇与兴奋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女排精神,并向小朋友们教授排球的基本手型,帮助他们正确感受排球传递的力量。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探索排球世界的奥秘,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助力他们成长为更加优秀的小小排球运动员。
课程中的小游戏
游戏作为孩子探索世界、学习新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在寓教于乐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在课堂上,志愿者们巧妙地运用各式各样的游戏,不仅让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活泼,还通过体育游戏这一形式,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反应力与协调性。
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得到了新华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同时帮助志愿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抱拳礼
体育学院走进淮安:寻访行知精神,践行“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
在这个充满热情与希望的夏日,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重走新安小学 弘扬行知精神”实践团走进淮安,寻访行知精神,并开展了一场以“弘扬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为主题的暑期支教活动。在完成参观寻访新安小学后,踏上了前往淮安市车桥中学的支教旅程,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与碰撞,旨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启程:梦想与责任的交汇
7月的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晓庄体育学院师生们前行的脚步。在出发前,作为领队的邓青老师为实践团队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在淮安这片沃土上,寻找陶行知老校长的足迹,深刻感受行知精神,并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能够秉承“教学做合一”的核心理念,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为车桥中学的孩子们带去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履历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团队成员们满怀激情,纷纷表示将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完成支教任务。
实践:教学相长,知行合一
抵达淮安车桥中学后,支教团队与学校的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了解学习了车桥中学的校园文化。针对车桥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支教团队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练内容,涵盖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训练、健康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在课堂上,“老师”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领悟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兴趣。此次活动给车桥中学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学生们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展望: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支教活动为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与淮安车桥中学之间建立起了友好合作的桥梁,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支教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更多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此次暑期支教活动,不仅是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师生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与车桥中学的同学们合影留念
供稿: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学生工作处、音乐学院、体育学院
撰稿:方洁、姜飘飘、李承智、徐翔、吴菲菲、刘世强
编辑:李荔慧
审核:张洁、邢新叶、吴鑫、邓琦、郜斌
终审:庄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