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来源:法治日报作者:潘雁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能力。而为达成这一目标,高校法治教育既要站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高度”,重视法治教育的开展,在整体上进行系统设计;也要体现出法治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温度”。换言之,高校法治教育工作须全面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认知、行为等特征,进而明确法治教育的重点。
高校法治教育要讲求“高度”,注重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培育。与中学阶段相比,面向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更加侧重于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和法治信仰的树立。一方面,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具备形成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的能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能够化解实践中的矛盾和纠纷。大学生群体在法律地位上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立足于这一事实,高校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结合应更加深入、具体。高校法治教育也应更加关注法律法规本身对于现实的回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逐步形成法治信仰。另一方面,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这也是高校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
高校法治教育要有所侧重。首先,从社会发展需要切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同时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运行原理。借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载体,为学生提供法律学习的机会。具体实践中可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考,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法律制度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牢固树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的理念。其次,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将与学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相关联的相关法律讲深讲透。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对社会主义基本法律体系有所了解和熟知。例如,部分高校已经围绕学生开设了法律选修课,包括《行政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部分法律选修课进行学习,达到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目标,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能够以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来约束自身行为,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高校法治教育要体现“温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法治教育。高校法治教育要为学生“守法”和“用法”提供指导。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融入社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而遵纪守法的公民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贡献更多积极的力量。在现实层面,大学生守法意识和行为的增加,可以降低大学生的犯罪率,也为其日后走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基础法治教育包括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检视、修正自己的行为,掌握法律常识,在此基础上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律,积极参与法治教育活动。高校除了增强大学生自觉守法意识外,还要通过教育和引导的方式有助于为其提供正向指引,帮助学生养成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用法同样是法治思维的一部分,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社会现实与虚拟空间的典型案例相结合,作为教育者要善于为学生用法搭建平台、创造空间。高校要善于把握当前学生的成长环境规律以及个性化特点,在立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转换教育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作为学习者,应关注社会现实中的法律案件,在遇到法律纠纷时,能够借助周边资源等实现维权。
高校法治教育要彰显“力度”,助力达成高校法治教育目标。高校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应是深层次的,即最终能够产生持久、稳定的教育效果。结合法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考虑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鲜明特征,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循序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律常识,将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合理运用法律。高校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是法治教育创新的体现。法治教育具有实践性,为了达成高校法治教育目标,在法治教育过程中需要突出体现法治教育的层次性,由内而外,再由外到内,实现法律意识的升华。基于当今高校学情的变化,着力开发富有个性化特征的项目,高校法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因而深化法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可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为学生接触法律、了解法律、运用法律创造契机,营造浓郁的法律文化气息。
高校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应落实到教育对象和教育实施主体两个层面推进,在学生自身层面,学生要主动接触和了解法律,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施主体层面,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并能够将法律知识全方位、全过程地深入学生课内外教育之中。在院校层面,借助校园环境、网络空间等营造有利于学生法治观念提升和法律知识运用的氛围。在网络空间,学生通过新闻头条获取各类案例,可实现一定的警示作用;在校园中营造具有法律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体会“法”就在身边;学生可以组建法学会等社团组织,自编自导进行案例展示或开展“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增进对法律的理解。在教育对象层面,学生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式,将日常关注的案例与学到的法律知识相联系,在思想上树立懂法守法意识,在行动上具备法律思维,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法治信仰,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