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公告:
今天是:
    • 法治广场

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文化力量

发布者:韩菁菁发布时间:2022-08-24浏览次数:478

2022-08-23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刘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人民法院大力弘扬以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文化建设工作焕发出蓬勃生机。

以文铸魂——突出政治文化,把忠诚为民融进血脉

根深则叶茂,魂定则志坚。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贯穿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始终。

2013年全国两会后,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后,又鲜明提出“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的十六字政治要求,持续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夯实法院文化建设思想根基。

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带领下,全国法院把政治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将忠诚为民的精神深深镌刻在每一位法院干警的心中——

培育理论学习品牌、开展政治轮训、举办专题辅导、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在开展一轮轮洗涤心灵的集中学习中熔铸忠诚之魂;

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落实,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专项督查,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扎牢制度铁笼,在严守一条条防腐拒变的铁规禁令中淬炼廉洁之魂;

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多元调解+速裁”“接诉即答、接单即办”“夜间法庭”等为民品牌……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在践行一个个司法为民的具体行动中锻造为民之魂。

十年寒暑,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人民法院以政治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忠诚文化建设,践行司法为民,把对党忠诚、司法为民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忠诚为民成为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最突出的属性和最鲜明的政治本色。

以文化人——传承优良传统,让法治信仰深入灵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一种意义体系,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溯源传承、立根铸魂、守正创新,大力弘扬优良司法传统,充分发挥文化价值的引导力,在铸魂、强基、赋能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

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灿若星河,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江西法院持续深入开展“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活动,组织干警赴井冈山、瑞金、于都等地,开展红色走读、开办红色课堂,着力推进红色司法文化转化为正确司法理念和生动司法实践。

河北法院铭记历史、发扬传统,坚持“‘考试’仍在继续”,积极改革创新,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贵州法院深入开展大练兵活动,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联合革命圣地法院开展“云上党建”,充分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以红色精神号召人,坚守初心使命。

陕西法院弘扬延安精神,深挖人民司法陕西“富矿”,与29所高校共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实践基地”,全国5万余名政法干警到此接受红色法治精神洗礼。

历史总是在继承中创造出新的辉煌。

十年砥砺,人民法院依托红色司法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司法良知、家教家风教育,赓续红色基因,坚守理想信念,不断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中激励奋斗之志,为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文以载道——扩大文化辐射,使崇法尚德蔚然成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如何发挥法院文化的辐射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2017年12月,历时14个月,全国首个府院共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街区——福建厦门七星法治文化街区顺利建成,为新时代法治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样板。

走进七星路,浓浓的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充满现代感的围栏、折射中华智慧的法律石雕墙、法治与艺术相结合的公园造景……一石一木,一砖一瓦,聚合成一个高度凝练的法治文化群落。

现在,七星法治文化街区不仅成为传播厦门法院阳光司法良好形象的载体,也成为展示厦门“高素质、高颜值、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拓展法院文化阵地,人民法院陆续建成中国法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广泛开展文艺汇演、读书会等文化活动,普遍开设网上文化建设专栏,进驻“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在各类新闻媒体创办法治宣传栏目2000余个,推动法院文化建设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我是民法君,关注我,带你走进民法典。”

2020年7月,普法情景短剧《我是民法君》一经上线便受到广泛关注,掀起一股全民学习民法典的风潮。

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提振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民法君”走红网络,正是人民法院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法院文化精品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人民法院从法治沃土汲取丰富“养料”,打造了一批明是非、讲情怀、有影响的法院文化精品——

2017年,电影《邹碧华》让一位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法治建设“燃灯者”深入人心;

2018年,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让老百姓看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倦追求;

2021年,专题片《正义之星》展现了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们为法治信仰拼搏奉献的实干担当;

…………

一个个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文艺佳作在讲好法治故事的同时弘扬法治精神,提升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真实、立体地展示了法治中国形象,不断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十年奋进,人民法院文化阵地不断拓展,文化创作成果日渐丰硕,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崇法尚德成为引领社会的新风尚。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十年来,人民法院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动法院文化建设,凝聚起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展望未来,人民法院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