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公告:
今天是:
    • 思政天地

强化网络意识 推进高校思政教育

发布者:韩菁菁发布时间:2022-02-25浏览次数:840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邓家芳 叶海燕

高校要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加强网络监督,坚持思政工作社会主义方向

高校与社会在互联网背景下已经深度融合,各种思潮通过互联网在大学校园内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给高校工作带来挑战。坚持高校思政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加强网络监管。

一是进一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引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引导力和感召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辐射力和影响力,用正面内容、正面声音占领舆论阵地,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二是进一步加大网络监管制度的建设。高校党委和学校网络管理部门应不断根据网络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完善的相关监管制度,增强针对性、前瞻性和预判性,对网络文化、网络建设、网络传播等进行具体有效管控和引导,使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思想同样受到制度规范的调整与约束。

三是进一步提升网络监管能力,加大监管力度。网络的监管,需要建立纵向联动处置机制和横向协调机制,提升联合监管能力。畅通网络举报受理渠道,推动群防群治的社会监督治理体系和机制。

四是促进行业自律,建设良好舆论生态。积极推动网络媒体行业自律自觉,主动担负起净化网络的职责,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健全舆情预警,提升思政工作时效性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具有不可控性,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较大挑战,需要做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工作。

全面监测,对潜在舆情风险因素或已产生的舆情进行全网范围监测,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便于及时发现危机苗头。构建舆情预警体系,成立舆情监测预警小组,明确职责,专人专门负责。制定舆情应急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制定比较详细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并进行及时管控。定向目标精准预警,利用舆情预警系统,对特定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或热点舆情等进行监测。通过舆情预警系统,订阅所需关注的多个舆情目标,进行实时精准监测预警。

树立网络意识,壮大思政工作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积极参与“互联网+”教育培训。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应对互联网大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

增强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教中学,学中教。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多和学生交流,尤其是交流一些互联网知识,把新知识新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利用网络平台,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

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感染力和吸引力,是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是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思想教育工作不是只有课堂上才能进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开展,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是简单有效。

二是转变思想政治的工作理念。对网络上的不同声音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加以正确引导,不要动辄上纲上线秋后算账,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另外还要采用柔和的方式,避免产生抵触情绪。

三是强化大学生的良好媒介素养。首先开展媒介教育和互联网文化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促使大学生树立网络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其次是加强互联网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发布、监管与化解机制建设,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教育,提前防范、合理引导。

多管齐下,构建思政工作协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多个主体参与的过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依托互联网构建育人的协同机制。一是推动育人主体协同。所谓主体协同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要利用网络平台把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体结合起来,建设良好一致的育人环境和自我教育意识,发挥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作用。二是推动育人资源协同。要依托互联网加强校内资源的协同配合,建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坚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责任田的同时,也要努力把校内与校外的资源整合,构建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三是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和精神的协同育人。采取线上与线下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挖掘文化育人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精神文化育人功能和引领作用。四是坚持服务协同机制育人,将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开展细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和创新创业工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