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公告:
今天是:
    • 综合新闻

“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报告会在南京晓庄学院成功举行

发布者:刘凯发布时间:2025-11-01浏览次数:650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要求,引导江苏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10月31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晓庄学院承办,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家精神研究中心协办的“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报告会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师德建设处副处长王志洁,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陈艳,江苏省教科院院长陆岳新,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戴兴海,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江苏省教育家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连红,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辑、副主任陈瑞昌,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校长张志华出席,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驻宁高校教师代表、南京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代表、相关媒体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晓庄学院党委副书记易永建主持。

王志洁在讲话中指出,教育部将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系统谋划,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家精神深入人心。江苏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底蕴深厚,贡献卓著。南京晓庄学院作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实践地,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奉献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是教育家精神最生动的写照。本次“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的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彰显了江苏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高度自觉与务实行动。她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共同推动教育家精神在江苏大地落地生根,不断激励广大教师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艳在讲话中代表省教育厅向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教师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江苏实践,她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意义,把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切实以教育家精神助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坚持“大格局”谋划、“大先生”引领、“大考核”引导,探索落地落实的评价路径。三是全力落实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工作部署,落实机制,健全制度文件;落实活动,营造良好氛围;落实政策,维护合法权益。她强调,要坚定信心、拼搏实干,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教育家精神在江苏落地生根,为江苏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张志华在致辞中表示,南京晓庄学院始终镌刻“教学做合一”的行知思想印记,传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从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方面强化教育家精神高位价值引领。“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系列活动在晓庄启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也是全省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契机,希望晓庄学院与全省教育同仁一道,学习践行陶行知先生身上所体现的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奉献性等教育家精神特质,进一步领会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内涵,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崇尚教育家、学习教育家、争当教育家的良好风尚,为教育强省建设再建新功。

会上,陈艳、王志洁、陆岳新、戴兴海、张策华、张连红共同启动“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系列活动,并进行了《当代江苏教育家思想口述史研究》成果短片首映。“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系列活动包括组织巡回演讲、文艺汇演、视频展播、教育帮扶等重大活动,激励教育家精神;推出报刊专栏、广播专栏、电视专栏等品牌专栏,展示教育家精神;凝练个人典型案例、工作典型案例,彰显教育家精神;依托课题立项深入阐释、依托学术论坛重点阐释、依托培训课堂全面阐释,解读教育家精神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陈艳为5位省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团的首批特邀宣讲团代表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最美奋斗者、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市行知教育集团原总校长杨瑞清老师,全国最美教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薄宜勇教授和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汪俊峰教授颁发聘书。在专场报告环节,5位来自江苏教育家代表结合自身教学、科研与实践经历分别作专场报告,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与鲜活力量,激励全省教师见贤思齐、奋发前行。

王泽山院士以“做学问,育英才”为主题,深情分享了他在教书育人与国防科研一线的实践体会。他强调,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恪守学术诚信的职业操守,并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同心协力,为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庾南老师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长出精神和本领来”这一主题,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教师应有的精神境界与专业追求。她认为,要做最好的老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生成信仰的力量;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必须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要做有情怀的教师,应赓续育人薪火。她始终秉持“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班、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人生信条,生动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担当。

杨瑞清老师以“当好乡村孩子的引路人”为主题,深情回顾了自己四十余载扎根乡村教育的从教历程。他深切指出,教师当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准则,唯有正其身、修其德,学生方能亲其师;唯有忠其事、精其业,学生才会信其道。他用一生的坚守与奉献,彰显了乡村教师甘为人梯、润物无声的崇高风范。

薄宜勇教授以“宜将匠心传薪火,勇立潮头育新人”为题,分享了他从事职业教育35年来的四次“从零到一”探索历程。从自制教具、构建专业体系,到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地铁安全咨询,他始终践行教育家精神,致力于培养轨道交通领域“大国工匠”,展现了新时代职教人的责任与担当。

汪俊峰教授以“勇担科技报国使命 深耕教书育人沃土”为题,生动讲述了从海外求学、矢志归国到投身“蓝天保卫战”的科研报国之路。他分享了团队在破解雾霾成因、实现高端仪器国产化中的攻坚克难,以及将科研成果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培养环境领域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感悟。

专题报告会前,与会人员观看了“教育家精神的晓庄实践”汇报短片。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系列活动

陈艳讲话

张志华致辞

陈艳为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

5位教育家作专题报告

会议现场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李荔慧

编辑:杜霞

审核:刘凯

终审: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