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着眼“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质升级,着力建设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筑立德树人新格局,持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新举措,进一步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决定启动2025年度校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主题
围绕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引领,围绕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彰显“行知、师范、红色”特色,着力推进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打造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持续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育人生态,为推进“百年晓庄”建设进程、打造新时代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筑牢根基。
二、项目要求
各二级单位申报的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应结合单位特色,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具有鲜明的特色性、稳定的持续性、良好的实效性和较强的示范性,项目实施应已有2年以上。
(一)特色内核构建。着力推动专业特色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学理深度与校本特色相贯通的体系化培育路径。需具备扎实的育人实践积淀,在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中形成可验证的示范机制。
(二)创新特质彰显。构建具有校本辨识度的思政育人范式。创新设计需实现教育成效可视化,形成学生深度参与、育人价值可量化的特色载体。
(三)辐射效能提升。构建“实践——传播——反哺”的闭环生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项目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有学习、借鉴和推广价值。
三、项目类型
(一)思想教育类。围绕增强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 厚植教育情怀,涵养道德情操,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
(二)文化活动类。着眼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师范特色、行知精神、红色基因等特色,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
(三)学科育人类。眼于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范文化、行知精神等融入课程育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培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推广价值的育人模式。
(四)实践育人类。着眼于拓展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形式等,在促进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探索新做法、形成新模式,打造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品牌。
(五)文化载体类。着眼于积极完善育人载体、拓展育人路径、丰富育人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形成特有的传播媒体、场馆场所、环境景观、宣传品牌等校园文化活动平台。
(六)网络思政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传播新范式充分结合,依托全媒体平台,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坚持内容为王,积极创作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思政产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亲和力、黏合力。
(七)心理育人类。聚焦全面涵育学生健康心态,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八)教师思政工作类。围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传承陶行知教育家精神,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强化政治引领与思想引导,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九)其他。围绕“十大育人”体系构建、“大思政课”建设、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四、申报要求
申报主体为校内各二级学院、部门及直属单位,项目负责人一般为二级单位负责人。每个二级单位限报1项。
项目要依托党团活动、社会实践、专题报告、沙龙座谈、演讲征文、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参与度和影响力;利用好校园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推广和宣传,形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晓庄特色、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
五、实施步骤
(一)申报立项阶段(4-5月)
各单位填写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书,于2025年5月16日前上报校党委宣传部,纸质版(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一份提交至行政楼415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lqq@njxzc.edu.cn。(联系人:刘倩倩,联系方式:86178314)
宣传部将组织评审确定立项项目及级别,其中重点项目5项,每项资助经费3000元;一般项目5项,每项资助经费1000元;立项不资助项目若干项。
(二)实施推进阶段(5-11月)
立项单位按照项目进度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关过程资料的归档整理、经验总结与特色凝练工作。
(三)验收评比阶段(12月)
各立项单位上报项目结项材料,党委宣传部组织验收评比。对于重点项目和验收结果为优秀的项目,将优先推荐申报教育部、省、市相关项目立项、评奖评优和对外宣传。
附件:南京晓庄学院202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书.docx
党委宣传部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