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和南京市“两会”胜利闭幕。来自南京晓庄学院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为民履职、建言献策,在省市“两会”上积极发出“晓庄声音”。
南京市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张策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提到全力打好民生和社会治理这一攻坚仗,在教育方面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提升教育强市建设水平,推动市属高校建设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鼓励高校院所布局建设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南京晓庄学院将谋划推进“百年晓庄”建设培育工作,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推动人才培养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晓庄党组织融入对接南京教育链、产业链,注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文化传承、艺术精品等方面谋划推进一批高水平成果,更加注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产教城融合、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积极发挥市属高校在南京教育强市建设引领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南京市政协委员、校长张志华表示,陈之常市长在报告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南京作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的功能,放大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努力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晓庄学院作为南京的高校,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目标,借助学校获批硕士授予单位的大好契机,努力推进校内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深入中小学、企业、行业等挂职兼职,促进产教城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南京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胜势的过程中作出晓庄应有的贡献。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南京晓庄学院总支主委、副校长赵向军表示,信长星书记指出,过去一年,江苏在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下,交出了一份厚实的成绩单。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信心对于各项工作的推进尤为关键。得益于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变局中潜藏的机遇、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劲动能,以及全省上下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江苏在发展道路上底气十足。信书记呼吁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积极凝聚各方力量,以新的发展成果为全国大局贡献更多江苏力量。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南京晓庄学院坚守初心与使命,勇担时代责任,主动作为。聚焦教育领域的关键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全方位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通过持续创新实践,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输出前沿成果,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彰显晓庄担当,贡献晓庄力量。
南京市政协委员、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罗荣华说,作为教育与社科工作的从业者,我长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这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业负担极为繁重,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心理健康极易受损。同时,原生家庭因素也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特别是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罗荣华提出,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推动市民心态健康发展迫在眉睫,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学校与家庭应紧密合作,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升市民心态健康水平。
南京市政协委员、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肖晖说,长江南京段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瑰宝,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为进一步提升南京长江岸线的“标识度”,肖晖提交了建设最绿长江岸线的提案,建议利用生态大数据平台、绿色能源微网系统、低碳交通创新示范等科技创新力量深度重塑长江岸线,“智”绘长江,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前沿技术,将南京的长江岸线打造成一条集绿色生态、低碳智慧、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全新标杆。
南京市政协委员、校工会兼职副主席、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教师石燕说,会议期间,我深刻感受到南京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收获的显著成效。作为晓庄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石燕提交了推进学校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提案,希望通过形成校家社联动模式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充分深入的分组讨论让石燕更加认识到了“两会”是凝聚智慧、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平台,她将积极履职尽责,为妇女儿童事业和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巾帼力量,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待,推动城市治理更上一层楼。
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深入考察调研,倾听群众心声,紧紧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核心问题,为发展献计、为民生代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他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职尽责,尽显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和南京的新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新的一年,全校上下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干字当头抓落实、善作善为争一流,奋力交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收官“十四五”的优异答卷。
张策华参加南京市人大会议
张志华等4名委员参加南京市政协会议
赵向军(二排左四)参加江苏省政协会议
供稿: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撰稿:耿秀梅、刘凯
编辑:李荔慧
审核:庄晓华
终审: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