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2024年事业发展十件大事” 评选日前结束,“连续三年发布《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启动研究生招生”“顺利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事件入选。2024年,全体晓庄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励精图治、融合发展,向上晓庄态势持续向好,奋勇图强成效持续显现。让我们重温2024年学校事业发展十件大事,回顾大爱奉献、精诚团结的一年,用壮志豪情书写华美新篇。
1.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启动研究生招生
2024年,南京晓庄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层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0451)、电子信息(0854)、资源与环境(0857)三个专业类别发布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
2.受赠天安门广场国旗,举行礼迎国旗仪式
1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向南京晓庄学院赠送天安门广场国旗。12月23日上午,南京晓庄学院在方山校区图书馆南广场隆重举行礼迎天安门广场国旗仪式。校领导、全体中层正职、全校师生代表、退休教师代表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共同迎接庄严而神圣的、意义非凡的天安门广场国旗,共同见证这份荣耀与使命的传承。当天下午,南京晓庄学院晓庄校区、莫愁校区分别举行庄严的国旗展示活动,进一步发挥国旗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3.“晓庄讲堂”品牌特色鲜明,“学术晓庄”氛围日渐浓厚
2024年,“晓庄讲堂”汇聚校内外教育资源,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侯怀银教授,联合国前中文组组长、纽约大学兼职教授何勇,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王世明,国际干燥科学与技术研究会(澳门)院士张卫明等做客“晓庄讲堂”,从不同专业角度,为师生带来了多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提升了师资力量,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术氛围,更好地推进“学术晓庄”建设。
4.连续三年发布《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
10月16日,由南京晓庄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4)》发布仪式和“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研讨会在合肥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洛,我校党委书记张策华、副校长赵向军等出席蓝皮书发布仪式。朱永新副主席与张策华书记共同启动发布仪式。
5.晓庄艺术精品在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馆大放光彩
5月12日,“四月里来好风光——高淳民歌讲唱会”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隆重举办,我校郭燕龙博士在国家大剧院讲唱高淳民歌。12月22日,由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联袂主办的“逐梦丹青,笔墨传情——王德舜、魏鸿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出时间为2024年12月22日—2025年1月3日。
6.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12月11日—13日,我校接受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入校评估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文化建设有亮度;锚定“新时代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遵循建章立制抓规范,教育教学制度有保障;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坚持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分类培养,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有成效;以陶行知“爱满天下”精神为指引,塑造“大爱学工”品牌,学生发展支持服务有温度;聚焦基础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专家组就学校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提供了有效指导。
7.打造“大爱学工”品牌,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5月22日,学校召开学生工作会议,并出台《中共南京晓庄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大爱引航”思政引领工程、“大爱导师”队伍锻造工程、“大爱学子”素质提升工程、“大爱帮扶”关爱传导工程、“大爱服务”招就满意工程5大工程和20条有力措施,打造“大爱学工”品牌,为我校今后一段时间内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总抓手”,奋力开创新时代晓庄学生工作新局面。
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12月6日,学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提质增效活动,逐步推动构建“学校、二级学院、宿舍区”三级全覆盖的学生社区体系,助力学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体现了思政要求、贴近了学生实际、融合了行知理念、富有晓庄特色,形成育人力量高度协同、育人要素高度整合、育人实效高度显现的“三全育人”新局面。
8.人才队伍建设喜报频传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精神为引领,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一年来,学校强化高水平人才引育,优化人才发展服务体系,深化考核评价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获得突破性提升,成功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人,新增获评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南京市“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其他省市级人才24人,在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人才发展服务工作《“艺友制”: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成功入选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典型案例。
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许红敏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幼儿师范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荣获“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教师教育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食品科学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分别入选全国和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9.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鲍尔州立大学,韩国明知大学等开展友好交流
2024年4月,晓庄代表团访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从哥伦比亚大学到中国——陶行知与他的精神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访问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商讨“3+1+1”本硕联合培养、短期学分互认、国际课程开设等项目;访问韩国明知大学,畅谈合作愿景,达成合作共识。10月23日,哥伦比亚大学代表团访问南京晓庄学院,参加“中西方教育交流的里程碑——杜威、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教育界专家学者师生近400人现场参与研讨会。
10.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陶老师工作站)卓有成效
中央宣传部部务会成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杜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原主席张连珍等调研陶老师工作站,指导心研院着眼当前中央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擦亮品牌,引领同行,共同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承办了《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圆桌对话会、江苏省“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润心行动)第二期、第三期培训班、承办了面向全省关工委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家社协同育人”培训班,充分发挥了我校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与服务领域的优势,提升了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杜霞
编辑:刘凯
审核:庄晓华
终审: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