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公告:
今天是:
    • 寻找晓庄身边的感动

杜健:创新模式,争做学生创业路上的引路人

发布者:王翼凡发布时间:2019-10-12浏览次数:454

杜健,男,1986.09,中共党员,硕士,山东枣庄人。现任外国语学院实验师一职,主要负责专业英语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工作至今共发表省级论文20余篇,SCI论文2篇,CPCI检索2篇,专利2项,主持校级课题6项(结项),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2018年指导的挑战杯项目荣获校二等奖;2017-2019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3项,分别在2018年荣获南京市优秀创业项目二等奖;2019年荣获江苏省优秀创业奖;2019年指导的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省级校企合作项目立项(在研)。

老校长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对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具备“感动”素养的基本要求。杜健老师无论是在从业道路上,还是在自身的科研、教学、团队创业上,一直兢兢业业遵守这个道理,不断努力,靠近那些他认为优秀的典型人物。杜健老师的座右铭是:做一个对身边事有帮助的人。

深入分析市场,理性指导创新创业

南京晓庄学院是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地方性应用本科院校,在师范教育方面具有优秀的发展历史和培养经验,但晓庄学院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公办中小学输送,但对于市场经济极为开放的今天,传统的培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就业漏洞。

杜健老师带领的团队依此为突破口并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弥补打通市场民办教育的就业需求,作为创业指导教师,杜健2017年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晓庄教育学堂》引导学生创业创办晓庄教育学堂(培育机构)为晓庄在校或毕业提供一个见习、实习平台,推广晓庄师范教育,提升周边民办教育师资水平,服务地方教育环境建设,目前学堂已经在江宁区创办了一所培训机构(已经营两年)目前市场反应良好,此项目也在20172019年先后荣获南京市大学生创业项目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

创新模式,细化内部分工

《晓庄教育学堂》不仅实现某些晓庄学子的创业梦想为目的,更是以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教师教育实训模式,将学校所教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挂钩,为在校学生提供见习、实训平台,为晓庄毕业生进入社会前提供一个实习、缓冲平台。经过近两年的创业实践、经营,目前培训机构已经盈利,在推行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规范且提升了当地民办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在创业路上,杜健老师及其团队走在学校创业路的前沿,为后来者不断地开辟新路,积累经验。

通过深入分析市场,他们发现传统培训机构的开设门槛低,市场监管不到位是当下培训机构单一化的原因之一,作为晓庄学院的一份子,杜健老师及其团队成员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同时,不断探索发现,也有一定的创业教育原则:

一是不能误人子弟。二是从因材施教的层面进行经营及教学管理。对于创新,他认为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模式进行一对一线上教育是一个创新点,更是借势提升培训门槛的应变策略,作为学校大力倡导和推动的项目,团队目前也在积极研发中。三是ar\vr技术进行场景化学习,这也是一个创新点或者培训产业的发展方向。 四是创业团队在日常管理中总结设立“细而专”、“因材施教”工作原则,以建立小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为辅导特色,深入关注他们的学科特点,详细记录每日辅导优缺,并反馈给家长,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们学习进度,共同为培养孩子学习进步努力,家长普遍反映这种培训模式非常贴心、周到、专业、创新。

这样的模式十分创意高效,不仅使得机构充满效率、赢得市场需要,也对提高南京晓庄学院师范品牌形象及晓庄学子的核心专业竞争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面对自我和人生,时常反躬自省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过往三十余年,杜健老师多数时光是被身边人感动着、激励着,他们或年轻、阳光;或博学、谦逊;或积极、勇敢....而突然审视自我,殚精竭力回忆过往岁月找寻“感动”,但只得到“脸红”的结果。他想努力靠近“感动”,但觉得距离感动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

创业和科研有个共同点就是耐住寂寞、懂得坚持。对于鼓励他觉得不论个人或者团队每做出一个决定都要承担决定后的责任和结果,而不论结果好与坏均需要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都不要破坏决定的初心,也需要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可以,必须要做调查、分析及讨论才可以,同时不断调整创业实施方案,将自己的创业科研梦想真正实现,空谈不可取,关键的是实际行动以及自己坚持的心。

在从业以后,接触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他深知自己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杜健老师认为唯有在生活工作中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温暖人心,以此来感动身边之人。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杜健老师认为的感动就是努力做一个对身边师生有帮助的人,就是努力做一个可以通过辛勤的努力浇灌美好的梦想、孕育成功的明天,收获喜悦的感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