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公告:
今天是:
    • 寻找晓庄身边的感动

冯军:用包容播种爱与责任

发布者:王翼凡发布时间:2019-10-12浏览次数:190

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小学语文教育方向负责人,近年内负责“普通话语教师口语”、“口才与演讲”、“演讲与朗诵”语言交际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教材《教师语言》等;主持与参加教改项多项。并担任2015级小学教育语文方向1班的班主任。 

平凡之工作

冯军老师用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在教师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安营扎寨”,创造一个个属于她的教育故事,获得幸福。

她是15小教文1班的普通话老师,课上耐心地纠正带有方言口音的同学,课下利用课余时间为发音困难的学生“开小灶”,甚至在普通话测试前,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模拟练习。她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她常爱和学生们中午一块儿吃饭,下课一块儿聊天,她认为大学班主任的工作最简单又最复杂,简单在于只需以平等之心朋友相交即可,复杂在于每一个学生的起居生活、学业、心理无一不需要“慧心”所持。原来,自称平凡的冯老师做的是不平凡的事。

冯军老师性格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而对待工作,她却雷厉风行,兢兢业业。她在工作中一向严于律己,将手头上繁杂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师德之魂。在工作中,冯军老师并非一帆风顺,一入校,她发现自身的学历偏低,专业面相对狭窄,所以在2003-2007年,申请获批回母校南师大进修,获文学硕士学位。入职以来,冯军老师每年都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学习,在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

闪光之思想

韩愈说:“师者,所以******也。”一个教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那就不能说这个老师是称职的,充其量他只是一个“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冯军老师总用闪烁着智慧的思想循循善诱,教导迷茫中的学子。

冯老师总是同学们的“后援团”,她总鼓励同学们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她总爱把“试一试”三个字挂在嘴边。曾经有一次,一位同学因不自信,害怕丢脸,拒绝报名参加比赛。冯老师得知了情况,耐心地和这位同学交谈,纾解心中担忧,鼓励学生挑战自己,最终在冯军老师的鼓励下,勇敢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师生交往中,她就是在充分的信任和欣赏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学习的过程,对她和她的孩子来说,不仅仅是教和学的过程,更是一起成长的过程,彼此信任,彼此欣赏,一起领略静待花开的幸福!

在冯军老师支持和鼓励下,班级学生踊跃参与各项比赛,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众多。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江宁区青年公益组织年度“优秀志愿者”、“建军杯”第十三届全国师范院校师生书法大赛大学组甲骨文集字一等奖、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青年五四奖章、思辨杯辩论赛季军、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第十二届南京市高校辩论赛 “最佳辩手”称号、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级选拔赛一等奖、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校第二届心理剧一等奖、第一届外交官风采大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冯老师让学生学会学习。陶行知先生曾经谆谆告诫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冯老师认为,行知先生所言“一面教一面学”的“学”,内在地包含了对教师坚持读书的要求。冯军老师教导学生不应以工作忙为借口,保持读书的情怀与习惯,对于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书育人质量、实现个人专业发展大有裨益。冯军老师立志成为和学生一同成长一同进步的学习型教师。当学生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她总会耐心的和同学们谈心,跟同学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哪,找准根源、对症下药。当孩子们在生活上遇到事情,她会认真倾听完孩子的陈述,如果是她可以解决的她会尽量给予帮助。

冯军老师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生活,爱自己的职业。教师信念的根基就是“爱”,是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以及对自己的爱。冯老师只是太多平凡一线教师中的一员。正是由于众多充满爱的一线教师,才使得教育工作由平凡变得如此美丽。 

关怀之心灵

冯老师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她努力真正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理解学生的心理,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冯军老师的班级有过一个新疆籍学生,因为舍友都是其他班的,本人性格也较内敛,和班级同学互动很少。做为班主任,冯军老师主动和她沟通,邀请她一起吃饭到家里做客,经常保持跟她的个别交流。到大二时,她能做到每次都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并积极为集体活动出谋划策。这,就是关怀的力量。

每学期初的班会上,她都会跟大家分析本学期的课程分布情况,在考试前,她会利用班会时间对同学们进行考前心态的辅导。她总是告诉大家,大学是心灵成长的过程,她愿意做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成长顾问。她认为教育不是机器,不需要制造出相同的零部件和产品,只要是合理的个性化发展,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和正确的引导。

大三时期,当同学们面临考研、就业、考编、出国等诸多选择时,她成为了学生们的知心姐姐,更成为大家的参谋军师。当时班级里不少同学选择了考研,她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阅历为学生答疑解惑。临考试期,不少学生出现了紧张、失眠的现象,她又像妈妈一样为自己的“孩子们”疏导心结。当时班级里有一位同学考编后面临择业困难,冯军老师一个接一个电话,四处打听,为学生焦急地咨询联络。

班级同学参加支教期间,她和学生的联络从不因为地理距离的遥远而间断。期间,一位学生在支教期间出现身体不适,但当时生活环境恶劣,没有较好的医疗条件,她担心不已,立即打去1000元钱,“勒令”学生去医疗条件完备的医院医治。

班级同学赴台交流期间,她不时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倾听学生的思乡之情,分享同学的新奇见闻。冯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好似师生,更近好友。

冯军老师乐于欣赏每一位学生。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要包容自己的学生,而在她的教学理念中,包容是教育的底线,欣赏每一个学生才是她一直所追求的。得到别人的欣赏的人是幸福的,同样,学会欣赏别人也是快乐的。作为老师,她欣赏着她的每一个学生,对于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她不是在刻意捕捉,而是给予充分的信任,她信任着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并且欣赏着他们。 

冯军老师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一直支持着她不断前进。虽然教师的生涯中没有太多鲜花和掌声,但教师的价值在于他奉献了什么而非他取得了什么。冯军老师说,教师最大的优势是他的价值具有传承性,并不因为教师生涯的结束而结束。教师的个人世界和个体生命具有有限性,但是教师通过影响一代代学生的世界达到了知识传承和精神传承的无限性。 

在她看来,教育是一项“播种”的事业,它不仅仅播种知识,还要播种灵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应当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中自由地呼吸,自然地生长,获得鲜活的生命力量。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尽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她对学生们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