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公告:
今天是:
    • 综合新闻

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道——第三辑

发布者:王翼凡发布时间:2019-08-14浏览次数:343

快乐暑假,“美阅”相伴——外语院开展英文绘本故事会公益活动

为培养儿童的英文阅读兴趣,营造亲子阅读氛围,外国语学院与江宁图书馆高新园阅读分中心合作,面向4—8岁小朋友,以英文绘本为载体,举办“英文绘本故事会”公益活动。学院“美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们选取经典的英国分级阅读丛书牛津阅读树系列引进国外儿童阅读理念,与孩子们分享精彩有趣的英文绘本故事。活动不仅有好听的故事,还有好玩的互动游戏,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7月7日-7月21日,实践团共举办了三期“美阅”英文绘本故事会,受到了小读者与家长的欢迎。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自然融入故事情节,在主讲老师的带领下反复操练绘本中的语句表达。环环相扣的教学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时而专注地倾听、时而开心地大笑、时而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氛围相当活跃。

活动快乐英文阅读为宗旨,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专业优势,致力于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兴趣,带领儿童在领略英语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特定的情感体验,为儿童提供英语应用的生活场景和话语范式,帮助孩子更好地过渡到英语语言学习的氛围当中。

小读者积极参与游戏互动

 

环科院小桔灯志愿团队开展“护江晓卫士,绿水正行动”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6月底至7月中旬,环境科学学院小桔灯志愿团“护江晓卫士,绿水正行动”为主题,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包括问卷调查、长江水资源宣讲、长江水质监测、环保小课堂等内容,旨在唤醒社会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培养公民节水护水的绿色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赴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进行学习,详细了解了长江南京河段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概况、参观了燕子矶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情况,直观感受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加强长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实践团前往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征化纤等化工企业,专题调研我省长江大保护中的企业环保责任,通过观看绿色环保工艺,了解企业在长江岸线环境保护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对沿江企业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中山码头、滨江风光带、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等地,团员们对当地居民及游客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与分析等方式,以翔实的数据向附近居民和过路群众讲解长江水污染以及节水护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号召更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生命之水,共建美好家园。

实践团在南京绿博园地铁站举办“守护长江,我们共同的母亲”环保小课堂,吸引了众多孩子和家长。团队成员借助投影设备生动讲解了母亲河长江的壮美景向和长江水源现状,手把手教小朋友测试长江水质中的元素含量,指导孩子们用彩色画笔描绘出江豚宝宝的可爱形象科学小实验和制作江豚扇,激发了孩子们浓厚兴趣的同时使他们直观认识到长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地铁小课堂是环保大世界,这种宣传形式非常好,既契合时代主题,又寓教于乐,希望活动能够持续下去。

 

小桔灯志愿团队队员为孩子们开讲地铁环保知识小课堂

 

幼师院志愿服务团队在南京12个社区开展爱心暑托示范班

近日,幼儿师范学院在南京市12个社区同步开展的“童享阳光•希望有约”爱心暑托示范班活动顺利结业。学院的72名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为南京留守儿童、事实孤儿及困境青少年的托管与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9岁的小哲来自鼓楼区云谷社区,母亲前两年因旅游事故身亡,之后父亲精神失常,只能由爷爷奶奶照顾。家庭的变故让小哲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性格渐渐封闭、执拗,甚至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志愿者们将小哲接到了社区爱心暑托班的课堂上,通过丰富的兴趣课程、大量的同伴互动游戏,让小哲渐渐开朗起来,不良情绪越来越少。

据悉,“童享阳光·希望有约”暑托示范班是南京团市委牵头组织的“大学生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岗位实习计划”的一部分,这个暑假,幼儿师范学院的72名志愿者分赴南京12个市辖区下属的12个社区,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诵读学传”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疏导、安全自护教育等符合其身心特点的素质拓展类活动。近一个月来,活动取得了社区家长的一致认可。

爱心暑托班所有课程均由志愿者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开展,为社区里由于上班无人照料孩子的家长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度过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暑假。

 爱心暑托班小朋友的手工创作作品

 

走进云锦,探究非遗——文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5日,由文学院翟志祥老师带领该院学生组成的“南京非遗云锦探究”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参观了南京云锦博物馆,并当面采访了云锦传承人杨建顺大师,深入了解了云锦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传承的现状。

杨建顺为同学们展示了云锦的织造过程,并回忆了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仿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的经历。为了织出这件仿制品,杨建顺每天站在织布机前练习织纱,培养手感,寻准最恰当的力道。直到三个月后,织出的每一块小样都没有瑕疵时,他才开始正式的仿制工作。

南京云锦代表了中国丝绸织物的最高水准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也了解到目前云锦的发展困境,团员们一致表示,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云锦,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云锦织造技艺,今后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南京云锦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添一份力。

 团队师生合影

 

信工院“筑梦”支教团赴淮安涟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上午,由信息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党员与学生组成的“筑梦”支教团前往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出发前,团队举行校内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为此次实践活动做好充分指导和准备工作的部署。学院党政领导、指导教师,以及团队成员参加仪式。抵达涟水红窑实验学校后,双方老师和支教团成员们就接下来的课程方案和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了进一步磋商,教师党员任艳丽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学术报告。

支教团面向红窑实验学校二到五年级共92名学生开展数学游戏、乐高、语文、数学、英语、手工、音乐、美术、绘本、历史等十门课程,并针对初三学生开展暑期学习辅导答疑活动,为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带去最有趣的课程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实践团成员还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更好地加强家校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家庭情况,携手家长强化暑期安全意识。

此次实践,支教团成员们放弃了外人眼中的“最优解”,跳出了生活的“舒适区”,毅然走向了教育最需要的地方,以“饮水思源、感恩奋进”为团队宗旨,高度结合专业学科特色,充分依托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的地理优势,开展乡村支教、参观调研、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切实践行行知精神。

 支教团队合影